新聞網訊 2021年1月10日上午,由我校師範學院副院長馬勇軍教授和平度市教育體育局聯合申報立項的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內生性發展視域下農村中小學鄉土課程校本開發與縣域統整研究》座談會在平度市教體局召開。

平度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馬學兵對馬勇軍教授等一行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對項目的前期合作工作做了簡要回顧。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長張寶良從鄉土教材與鄉村振興、鄉土教材與平度發展之間的關係上表達了對本項目的高度認同和支持。
馬勇軍表示,本次座談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彙報課題組教材設計的思路框架、聽取平度方面專家領導和一線教職人員的建議、研討後續的工作該如何繼續有效開展,並從研究背景、目標、進程、問題等幾個方面對本項目進行了介紹。隨後,研究生團隊對鄉土教材的課程目標、課程框架及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闡述,並向與會人員展示了教材的相關樣章。院長助理、小學教育系主任王忠厚副教授提出了組建專班、建立網站,設立子課題的合作研究思路。
平度市檔案館館長劉敏松、市實驗中學、大澤山小學、雲山小學、南京路小學相關領導,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研員也先後表達了對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專家團隊引領本校教學改革的迫切心情,希望通過鄉土課程的整合,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家鄉自然風光、風俗人情、地產資源、特色文化以及名勝古蹟等,拓寬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實踐領域,提高對鄉土文化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培養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感,提高鄉土認同感與歸屬感,最終從根本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最後,張寶良進行了會議總結,他指出,內生性發展特質的學校應該依託鄉土文化、融入鄉土文化、傳播鄉土文化,鄉村學校作為傳承和創新鄉村文化的載體,開展和實施地方課程,對於傳承發展鄉土文化、推動鄉村教育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建立培根鑄魂的教材體系,應該從鄉土開始,從瞭解家鄉、熱愛家鄉、熱愛這座城開始,要用新理念、新體系、新眼光,研機析理,找準“穴位”,下一步在鄉土課程推行中關注實踐問題,深耕基礎上落細、落小、落實,通過鄉土課程的實施,講好平度故事,助推教育質量提升。